快速掌握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诊断!

2023-04-23


胃食管反流病



定义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特征性的症状为胃灼热及反酸,还可出现咳嗽、喉炎、哮喘等食管外症状。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作用是其病理变化的基础。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病因复杂,主要的易感因素包括吸烟、肥胖、胃排空延迟等。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存在人种和地理差异,欧美白种人发病率较其他人种高,可达到14%-20%。近数十年来,亚洲各国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升高趋势,我国的发病率为2.95%-6.2%。

肉眼及镜下改变

反流性食管炎的肉眼改变特征与病变程度相关。大部分病例在早期可见食管粘膜充血,呈红斑和红色条纹改变。进一步发展出现食管粘膜糜烂和溃疡。病变部位以食管远端为主,近端逐渐消失。病变严重、病变较长者可形成食管炎性息肉、食管缩窄或Barrett食管。少部分病例内镜检查无明显异常,仅有组织病理学证据。

图片

典型者表现为糜烂性食管炎,镜下可见食管粘膜上皮坏死、炎细胞浸润、粘膜糜烂及溃疡形成。食管粘膜溃疡表面为炎性渗出物及坏死组织,溃疡底部有纤维素样坏死和肉芽组织,溃疡边缘上皮变薄,基底细胞增生显著。溃疡周边可见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病理变化

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对食管黏膜的损伤作用是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基础。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食管黏膜的炎性损伤和愈复过程,表现为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下改变与病变程度相关。依据病变程度不同,可表现为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或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大部分病例表现为糜烂性食管炎,早期可见食管黏膜充血,呈红斑和红色条纹改变,进一步发展出现食管黏膜糜烂和溃疡。病变部位以食管远端为主。病变严重、病程较长者炎性改变从黏膜累及食管肌壁,并可发生环状纤维化伴有食管狭窄、食管炎性息肉或Barrett食管。少部分反流性食管炎病例胃镜检查无食管黏膜损伤的表现,称作非糜烂性反流病,诊断比较困难,需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辅助诊断。

(1)糜烂性食管炎。镜下可见食管黏膜上皮坏死、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糜烂及溃疡形成(图1)。食管黏膜溃疡表面为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物及坏死组织,溃疡基底部为肉芽组织,可见淋巴细胞以及浆细胞浸润,溃疡边缘可见鳞状上皮再生。

图片

图1食管黏膜溃疡 HE中倍放大

(2)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黏膜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

①食管鳞状上皮基底细胞增生:在能够显示食管黏膜上皮全层、切面方向正确的情况下,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基底细胞层不超过鳞状上皮全层厚度的15%(图2),如果超出上皮厚度的15%,即可认为是基底细胞增生。基底细胞层上限确定的标准是细胞核间距大于细胞核的直径处,即大多数上皮细胞核之间的距离大于1个细胞核直径处即为基底细胞层最上限(图3)。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基底细胞增生和基底细胞层厚度的确定应当避开固有膜乳头处。

图片

图2正常食管黏膜,鳞状上皮基底层2~3层 HE中倍放大

图片

图3胃食管反流病病理变化,示食管鳞状上皮基底细胞明显增生,部分区域>10层 HE中倍放大

②食管鳞状上皮固有膜乳头延长:正常食管黏膜固有膜乳头基底到上皮表面的距离不超过上皮厚度的三分之二,如果超过三分之二即为固有膜乳头延长(图4)。固有膜乳头长度应在可以观察乳头基底的视野进行评价,固有膜乳头的长度以上皮乳头内血管壁上限为界。

图片

图4胃食管反流病病理变化,示食管鳞状上皮乳头明显延长 HE中倍放大

③食管鳞状上皮内炎性细胞浸润:食管鳞状上皮内的炎性细胞浸润,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图5)。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特异性比较差,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需要与嗜酸细胞性食管炎、感染和药物食管炎进行鉴别,而中性粒细胞浸润需要除外感染和药物性食管炎。

图片

图5胃食管反流病,示食管鳞状上皮内炎性细胞浸润 HE中倍放大

④食管鳞状上皮细胞间隙扩张:光镜观察糜烂性和非糜烂性食管炎中均可见到食管鳞状上皮细胞间隙扩张改变,表现为鳞状上皮细胞之间的间隙不规则扩大;或呈气泡状,表现为不规则的圆形扩张;或呈梯状,表现为细胞之间的间隙普遍增宽(图6,图7)。

图片

图6胃食管反流病,示食管下段鳞状上皮细胞间隙增宽,形成梯状结构 HE高倍放大

图片

图7食管上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和出血,形成血管湖,鳞状上皮细胞间隙增宽,形成空泡状结构 HE中倍放大

⑤食管鳞状上皮乳头血管湖:食管上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和出血,形成血管湖(图7)。

图片

秀威产品推荐




一.六大系列


T.    常规全封闭系列

ST.   双芯全封闭系列

AI   智能全封闭系列

K.   快速全封闭系列

BM. 脱水包埋一体机系列

SJ.   脱水试剂浓度检测脱水机系列


01

脱水机包埋盒容量

从80个-120-220-380-450-660-900个容量;能满足各级医院、第三方病理、实验室、研究所等需要。

02

脱水机质量保证

图片

整机保修5年,保用10年。

03

适用范围

所有三甲、二甲、一甲医院、第三方医学检验病理中心、实验室、研究所、法医、电镜超薄切片室、动物药理毒理等行业和部门


全自动检测试剂浓度快速组织脱水机




图片

1️⃣世界首款,能对甲醛、酒精、二甲苯进行浓度测定的全封闭脱水 机 (真正保证标本脱水质量)

2️⃣远程监控,远程手机(电脑)监控,24小时动态显示运行状态,以曲线和数值,还原和分析历史运行状态

3️⃣多重保护,专利防堵管路设计系统、双泵系统设计,自动程序运行后备电源系统,保护组织脱水安全

4️⃣自动置换,试剂一键抽排功能,试剂、石蜡自动置换更换试剂,自动试剂排位

5️⃣光学传感器,三组光学传感器保证标本安全和合理分配试剂

6️⃣废气收集,带收集过滤盒,保护病理科空气


类型及病理诊断原则

一般将胃食管反流病分为糜烂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和Barrett食管3种类型。由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黏膜病理变化缺乏特异性,在反流病史明确,除外药物因素和感染的情况下,如果发现食管黏膜糜烂、坏死、溃疡等病变,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如果反流病史明确,食管黏膜活检虽然没有糜烂、溃疡,但可见基底细胞增生、上皮乳头延长、鳞状上皮内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间隙扩张及食管鳞状上皮乳头血管湖等病理变化,满足2条或以上则可诊断为病变符合非糜烂性反流病。

活检食管黏膜取材部位

不同部位食管黏膜活检提供的信息对组织学诊断的价值不同,齿状线(Z线)处活检可明显增加诊断的敏感性,但降低特异性。因此,推荐在Z线上2 cm以内活检。活检组织块应不少于4块。

胃食管反流病的鉴别诊断

(1)嗜酸细胞性食管炎:从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上,反流性食管炎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一般<5个/高倍视野;而嗜酸细胞性食管炎中,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多,一般>20个/高倍视野,甚至形成嗜酸性脓肿,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从部位上,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累及食管远端,近端不受累。而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可累及食管任何部位。


(2)嗜酸性胃肠炎:嗜酸性胃肠炎食管病变时一般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管壁较深。

图片

如若您有想看的内容主题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秀威推出病理整体解决方案

助力病理科建设


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分享